高压物理学报

物理压榨企业异军突起国产大豆产业逐步恢复

 

大豆目标价格补贴政策从2014年在东北三省一区试点推行以来,至今已有3年多时间。在玉米收储制度市场化改革的助推下,国产大豆产业从当初的一蹶不振中逐步恢复,特别是部分物理压榨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左冲右突,在绿色发展中闯出一条新路,摆脱了被边缘化的命运。

物理压榨兴起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

黑龙江绥滨县盛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旭光在国产大豆行业经营多年,亲身经历了国产大豆产业从兴盛到萧条再到复苏的过程,物理压榨豆油的兴起让他看到了国产大豆振兴的希望。盛中公司是一家年加工能力只有2万吨的小型大豆加工企业,近几年采用物理压榨法生产豆油,开工率达到80%以上。

豆油加工一般采用浸出制油和物理压榨制油两种方法,随着物理压榨制油的兴起,浸出制油的市场份额逐步缩减。近3年,黑龙江大豆加工企业积极调整结构,推进设备更新换代和产品技术升级,拓展新领域,九三集团、恒大集团、嫩江四合、八旗粮油、绥滨盛中、中安制油、蓝海制油等物理压榨企业,不仅开工率能够达到全年或半年以上,豆饼、豆粉等产品还能实现出口。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受我国大豆过量进口、国内加工产能过剩的影响,浸出制油企业开工率不足20%-30%。

“消费者健康意识提高,物理压榨豆油及豆饼豆粉制品需求量增长,是造成物理压榨企业异军突起的重要原因。”黑龙江九三粮油工业有限公司副总裁张理博认为,物理压榨豆企的兴起,短时间内有利于带动国产大豆产业发展。但是,国内物理压榨豆企普遍规模比较小,受技术能力限制,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

此外,受优质优价理念的影响,国产豆油企业始终处于贸易商高价抢原料、进口豆低价抢市场的不利环境,优质高价国产大豆被贸易商和南方企业高价买走,进口转基因大豆低价抢夺食用油和饲料市场。在国产非转基因豆油竞争优势还没有完全确立的情况下,国产豆油企业高价收购大豆,就无法与南方沿海企业竞争,低价收购又乏人问津。企业要想开工,只能等进口豆价涨到与国产大豆价格接近之际,阶段性开工特征仍然比较明显。

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双增黑龙江优势凸显

多年来实行的托市收购政策,扭曲了大豆与玉米的比价关系,大豆种植收益远远低于玉米种植收益,导致东北地区大豆种植面积急剧萎缩,玉米种植面积快速扩张,玉米库存居高不下。为了扭转失衡的种植结构,国家从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入手,推进粮食收储制度改革,相继取消大豆、玉米临储政策,大豆与玉米比价回归合理水平,农民种植大豆的积极性有所提高。

农民种什么,主要看效益。黑龙江黑河市逊克县松树沟乡二龙村金龙蓝靛果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金龙经历了从种大豆到改种玉米再恢复种植大豆的调整变化。去年,他力排众议恢复种植600多亩大豆,成为村里为数不多种地赚钱的人,今年他们村里200多户农民1300多顷土地全部改种大豆。

近3年来,在国家大豆目标价格补贴、玉米收储市场化改革、“镰刀湾”地区种植结构调整等政策“组合拳”的合力作用下,黑龙江大豆优势种植区种植面积、产量实现“双增”,去年黑龙江大豆种植面积恢复到4000多万亩以上,产量达到600万吨左右。

大豆种植面积恢复、产量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缓解国产大豆供给严重短缺的矛盾,改善大豆高度依赖进口的局面。但是,受到大豆育种技术、人才等因素的限制,我国加工用高品质大豆供给能力有限,供不应求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黑龙江是国产大豆重要加工区,年大豆加工产能超过1400万吨,从600万吨大豆中减去种用、食用、出省销售部分,本省产能利用率仅一成左右。

从外销量来看,黑龙江大豆外销量并没有如贸易商预期的那样随着大豆价格下降、产量增加而有所下降,而是维持稳定趋弱的态势。杨旭光多年来一直没有放弃大豆贸易,以前为伊利、海天等国内一些大的食品加工企业提供大豆蛋白,近几年客户明显减少。这是因为大豆临储政策取消后,大豆价格虽然回归市场,但黑龙江大豆价格往往高于进口价格,成为全国大豆价格“高地”。随着河南、安徽、湖北等地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增加,对黑龙江大豆市场形成挤压。

不过,黑龙江大豆具有非转基因、绿色、天然等独具特色的优势,在全球非转基因大豆市场份额中占据五分之一的比重。在黑龙江率先依法禁止转基因作物非法种植、生产、加工以后,黑龙江大豆的竞争优势将会越来越凸显。

上一篇:欧洲农业物理新乡研究院落地河南
下一篇:没有了